В. П. Васильев. Очерк истории китай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25 第二章 中国人的语言与文字 中。否则,即使是书写形态也不能揭示词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音节对应 如此多的汉字,同时也是一个汉字具有若干不同意义的原因。而且,这些意义 已经不是汉字产生时的本义。举例而言,“道”这个字就被称作通假字。所有 用来传达某个外国词汇发音的汉字均具有这种借代意义,如法兰西的“法” 字,英吉利的“英”字。很显然,前者不表示“法律”,后者也没有“花开” 的意思,尽管写出来还是那两个字。我们发现,变体大量用于同音重复,г变 成了 б , д , чж 及 цз , цз 则与л相近。尽管这几个同音重复例子是我们选出 来的(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字母转换情况),但可以确证这种现象的例子却是数 不胜数,我们无法全部列出。然而,对于从事汉语研究或学过一些汉语的人, 我们还是要告诉他们这些所谓的标音汉字的作用。这些标音汉字是用来指示字 的读音的。有一些汉字几乎仅指示一种发音(如果不考虑声调的话),但大部 分所指示的只是相近的音,也就是说шан也可以表示 тан , дан , чан 等的发 音。我们知道 сы 这个音表示公堂和庙宇,可读作 ши , чи , тэ , дай , дэн 。也 有相反的情况,为表示同一个音而使用不同的标音字。 这种乱象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方言的差异所致,另一方面则源于 双音节之变体。要想理清这种乱象,首先应关注上述现象,为此需要下一 些功夫进行词汇研究,而中国人对此所论甚少,有时又夸大其词。卫三畏 1 的《汉英韵府》(上海1874年版)在其他方面非常出色,却完全没有涉及 这个问题,着实令人遗憾。况且,我们认为这是音韵词典的重要任务。在 一个音节之下最容易做的事莫过于将词根意义的各种细微差异加以分类, 既针对嵌入元素,也包括假借成分。 在进行这样的分析之前,我们认为所有关于汉字古音的结论都是仓促 做出的,因此我将致力于积累大量的词根,在入声字中寻找操汉语者并不 了解的尾音。闽粤两地为异族聚居之地,很晚才并入中土,其方言如何能 被视为纯正汉语发音的原型。在分析字根的过程中,应将 т , м , к , п 等尾 1 Samuel Wells Williams , 1812–1884 ,美国汉学家——译者注。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zQwM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