Институт Конфуция № 3 (48) 2018
16 文化博览 孔子学院 (中俄文对照版) l 总第48期 | 2018年5月 | 第3期 共有170余位昆曲编、导、音、舞美创作人员和200余位在 职优秀青年演员接受了高规格的专业培训。同时,文化 部启动了基于国家层面的“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 收徒传艺工程”,建立了政府主导的昆曲艺术人才传承 创新机制。 昆曲的创新:中国台湾作家白先勇一直致力于昆曲的 推广传播工作。白先勇根据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将原本五 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九折的青春版昆曲《牡丹 亭》,取原本精华,保留昆曲写意特征,将昆曲的传世经 典《牡丹亭》以青春靓丽的形式展示出来。2004年,由白 先勇主持、与苏州昆剧院联合创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 亭》”开始上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之后开始在世界巡 演,至今演出了数百场,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中国文化史 上的盛事。2011年以来,从北美到欧洲,昆曲《牡丹亭》的 不同版本演出,几乎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昆曲的未来 今天,昆曲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昆 曲必须加以创新,必须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以适应新 时代的文化意识、价值理念、审美情趣等。目前,昆曲各 院团在改变传统剧目、新编现代戏两个方面努力实践并 有所成就,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气息、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昆曲剧本。并在保持昆曲艺术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根据 今天的生活方式和观众的审美情趣,对传统的昆曲表演 程式加以改革,创造新的表演程式。 n 参考文献: 周秦著《苏州昆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静主编《苏州文化读本》,古吴轩出版社2014年。 谢柏梁《传统戏剧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模式》,《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3期。 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
RkJQdWJsaXNoZXIy MzQwMDk=